797966金沙_首页(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沙app下载>>正文
金沙app下载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以奋进之力展现青春风采—797966金沙共青团改革工作纪实
来源:团委 作者:羊绍全 审核:罗瑶 签发:羊绍全 责任编辑:巫山 发布时间:2022-10-11 浏览次数: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共青团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跟上时代前进、青年发展、实践创新的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悠悠左江,木棉花开;进德修业,立德为先;崇学善成,成就未来;扎根基层,踔厉奋发;甘于奉献,笃行不怠;红色边疆,书写青春;民师青年,国门风采。

2017年以来,797966金沙共青团始终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共青团广西区委的有力指导下,始终坚持政治建团、思想立团、固本兴团、改革强团、从严治团工作原则,坚守边疆、民族、国门教育特色,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努力让民师青春之花绽放在红色边疆。

多元化平台构建,强化共青团政治育人功能

学校共青团围绕“一校两园三平台”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改革工作,突出共青团作为党的政治学校的功能。“一校”,完善“团校”改革工作,突出团校在入团教育、团员教育、团干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建立起校院两级团校组织,五年来团校培养青年大学生近3万人次;“两园”,利用学校“木棉园”“校史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校史校情教育,以实景触实情,在实景教育中感悟党的奋斗历程和学校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发展历程,五年来青年大学生参与“两园”教育人次数达1万以上;“三平台”,建立组织化育人平台、新媒体育人平台、边疆红色实践育人平台,优化“智慧团建”组织建设,突出基层团组织在政治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实现教职工团组织、班级团组织、社团团组织、学生会团组织建设全覆盖,五年来,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率达到100%,组织化学习达3000次以上。学校以“797966金沙青年圈”为中心,不断完善共青团新媒体建设,建成集微信、微博、QQ、网站等新媒体为一体的新媒体矩阵,制作媒体视频20余部,推广推送政治理论学习素材1000余个,在中国青年报、广西新闻网等媒体推送新闻近2000余个。建立以“边疆”“国门”“红色”“乡村”为特色的实践育人平台,先后与边防部队、武警部队、红八军纪念馆、乡村学校等单位签署实践合作协议,五年来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近千余支,参与人数超5千余人。

多主体参与,完善学社组织建设

学校共青团始终围绕“一心双环”的工作格局,稳步推进学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改革和建设工作。2020年,学校制定并实施《797966金沙学生会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动学生会改革,明确职能定位,改革运行机制,坚持精简原则,建立起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学生工作部(处)、团委、二级学院共同参与的学生组织管理机制。学校学生组织改革于2020年顺利通过团区委专家组验收。2021年,学校制定并实施《797966金沙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修订)》,全面落实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意见,进一步彰显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建立起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学生工作部(处)、教师工作部、团委、教务处、后勤基建保卫处等多主体参与的管理机制,有效的推动学生社会的建设。

多层次递进,完善“青马工程”培养机制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2018年学校制定并实施《797966金沙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学校实施方案》,2021年为推动“青马工程”改革再次修订《797966金沙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青马工程”教育管理机制,全面推动实施院-校-区三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五年来,先后培养“青马学员”近1000人。全面推动“教-研-习-炼”四位一体教育培养模式,突出“红+绿”社会实践育人特色。

多角度评议,完善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

根据团中央学校部制定的《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办法》文件要求,为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2019年学校制定并实施《797966金沙本科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办法(试行)》,在2019级本科专业试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从思想政治、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公益、文体活动、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多角度记录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2021年重新修订《797966金沙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办法》,在全校范围内推动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三年来,在校学生共修第二课堂学分212709.66分,平均8.53学分;第二课堂活动供给量达到1381165人次。学校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

 
下一篇文章:我校组织参加2022年全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布置会并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

Copyright ©2010 797966金沙 电话:0771-7870769 传真:0771-7870799 邮编:532200

招生电话:0771-7870718/7870645 地址: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佛子路23号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化管理中心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1301-013  桂JS201506-005  备案号:桂ICP备11003239号-3 桂ICP备11003239号-5